今年以來,富源縣紀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,把強化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作為首要任務,緊盯重點、分類施策、精準發力,建立“三本臺賬”,堅持“一案三查”,以實際行動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有力的紀律作風保障。
圍繞“六大”精準,關注“六大”問題。緊緊圍繞扶貧對象要精準、項目安排要精準、資金使用要精準、幫扶措施要精準、因村派人要精準、脫貧成效要精準的“六個精準”要求,制定出臺脫貧攻堅問責辦法和2017年脫貧攻堅專項督查工作方案,緊盯扶貧攻堅中存在的扶貧政策不到位、扶貧領域“兩個責任”落實不到位、扶貧資金管理使用問題、扶貧項目實施管理問題、扶貧領域吃拿卡要、辦事不公問題等六類突出問題開展集中整治,采取“自查自糾+日常檢查+專項督察”方式,確保不留死角。開展扶貧領域專項督查,深入各鄉鎮各項目資金監管單位和項目主管單位開展“三摸一排”(即摸項目進度、摸資金落實、摸干部作風、排查一批問題線索),切實做到“見人、見項目、見資金”。
緊盯“三類人員”,建立“三本臺賬”。建立縣鄉兩級紀委協作機制,對扶貧項目和資金的申報、規劃、實施、驗收、環節做到全程監控。緊盯扶貧攻堅三類重點人群,即村“兩委”成員,特別是村支書、村主任;鄉鎮和街道干部;基層站所工作人員。建立脫貧攻堅“三本臺賬”,對檢查的工作情況建立“檢查臺賬”,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建立“問題臺賬”,推出的整改要求和整改情況建立“整改臺賬”,制定專人負責,并逐一登記造冊、逐一督促整改、逐一檢查銷號。
運用“四種形態”,堅持“一案三查”。把問責作為落實責任的“撒手锏”,加大扶貧領域紀律審查力度,把握運用好監督執紀“四種形態”,特別是第一種形態,通過約談、誡勉談話等方式進行教育提醒,做到早發現、早提醒、早教育、早糾正;同時堅持“一案三查”,對扶貧領域發生違紀違規的人或事,既查當事人的違紀違法責任,還查黨委(黨組)的主體責任和紀委(紀檢組)的監督責任,做到有錯必究、有責必問。以零容忍的態度從嚴查處,堅決追責問責,查實并辦結扶貧領域問題6件,給予黨政紀處分6人。加大通報曝光力度,對4起典型案例進行通報,持續釋放全面從嚴執紀的強烈信號,真正達到了以查辦典型問題提振工作作風,以通報典型問題形成良好氛圍的效果。
緊扣“一個目標”,打造監督新平臺。緊緊圍繞“強化權力運行監督,防治農村干部‘微腐敗’”這一目標,不斷創新升級監督方式方法,在去年全面推行鄉鎮(街道)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的基礎上,今年與第三方專業公司合作,引入“互聯網+”工作模式,建設富源縣“陽光監督”平臺,在全省率先將民生政策、民生項目、民生資金、扶貧攻堅、“三資”管理、監督檢查、訴求辦理、執紀問責等數據全部錄入平臺,實行網上公開、在線查詢、全程監督。干部群眾可在觸摸查詢一體機或智能手機上,通過微信、身份證、名稱等六種方式查詢,發現問題可直接投訴舉報,由縣紀委一站式受理、直接查辦或督辦。目前,“陽光監督”平臺系統已完成構建,全縣各級相關部門正在進行數據錄入,9月底前可全面上線運行。(劉云超)